
9月1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能源局發布《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發展規劃(2025—2027年)》?!兑巹潯钒斯夥?、風電、氫能等重點領域和具有緊密聯動性的新型儲能領域以及其他新能源領域,涵蓋技術研發、材料生產、裝備制造、資源開發、應用服務等完整產業鏈,是指導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兑巹潯坊谀隇?02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7年,遠期至2030年。
| 氫能發展目標
針對氫能,《規劃》明確要持續培育壯大成德自攀氫能產業集群,到2027年,氫能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450億元、力爭達到550億元;制氫和儲氫裝備等長板優勢更加鞏固;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備、千標方級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氫儲能等領域創新研發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力爭在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等前沿技術研發產業化上取得突破;“光伏+制氫”、氫能交通、“水風光發電+氫儲能”等初步實現規?;瘧谩?/span>
成都、自貢、德陽、南充、攀枝花作為氫能產業鏈主要承載地,綿陽、內江、樂山、廣安、雅安、眉山、資陽作為協同發展地,東方氫能、厚普集團、中材科技、榮創新能作為鏈主企業,重點發展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裝備、高壓氫氣加注成套裝備、“光氫氧電熱”多能聯供裝備、氫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機車/列車、氫儲能等產品。
| 總體規劃
后續四川省將圍繞“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制、儲、運、加氫等設備及產品”全產業鏈,重點解決上游氫源不足,下游氫能利用率不足、應用場景不多等短板,重點攻關大容量堿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及大容量混聯制氫系統、70兆帕高壓氣態氫儲運裝備、固態和液態氫儲運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推進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光解水制氫、核能高溫制氫等前瞻制氫技術研發布局,支撐多方式綠氫供應體系建設。加強電堆、雙極板、膜材料、催化劑等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綠氫制取、儲氫產品等研發攻關。打造氫燃料電池電堆、氫氣壓縮機、固態/液態儲氫設備等氫能關鍵產品,強化氫燃料電池自主研發,提升電堆設計和系統集成工藝技術水平。提升氫燃料電池交通應用規模,推動氫能汽車、機車、船舶、飛行器等產品迭代開發應用。開展規?;八L光氫儲一體化”、氫氧冷熱電多能聯供等示范應用工程,推進氫基豎爐直接還原全釩鈦磁鐵礦、高爐富氫冶煉、水泥氫焙燒等一批中試熟化項目建設,開展“綠電—綠氫—純氫冶金”上下游產業鏈示范。構建安全高效的氫能產業鏈,打造全國氫能綜合應用示范高地。
到2026年,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大容量電解水制氫設備、高壓氫儲運裝備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供給能力有所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機制初步建立,各環節銜接更加順暢,部分關鍵產品實現小批量生產。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在重點區域形成示范運營線路,用戶接受度逐步提高,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超3000輛。加氫站建設實現合理布點,基本滿足初期示范應用需求,累計建成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超30座。儲能、供能及工業領域的示范項目啟動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加,為產業進一步壯大奠定基礎。
到2027 年,高端氫能裝備性能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更加完備。交通領域實現規?;瘧?,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超4000輛。有序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成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超40座。在儲能、供能及工業領域打造超10個應用場景,并初步形成示范效應。綜合應用成本持續降低,力爭實現燃料電池商用車綜合應用成本與同類型燃油車持平,產業綜合實力和應用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 總體布局
以成渝沿線城市為支點,高水平大力度推進成渝“氫走廊”提質擴容;以成都為中心,分批打造“川藏線”“成德眉資都市圈”“攀西雅成”“成樂綿廣”“成資自瀘”“成內自宜”“成遂南達”等綠色氫路,建立“一廊多路”氫交通應用體系。依托阿壩、甘孜、涼山等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及風景旅游資源,布局建設“氫氧熱電聯供”生活服務設施,打造高原氫能民生應用示范帶。在“三州一市”礦產資源富集區,推廣應用氫能礦卡、起重機、挖掘機等適用先進技術和高端裝備。依托成都、內江等地市域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試點建設氫能機車運營線。發揮瀘州、廣元、南充、宜賓等沿江港口優勢,開展氫能港口物流和氫動力船舶示范,打造四川“氫港”。在全省化工、鋼鐵、火電廠等產業聚集區,開展清潔低碳氫替代示范工程,在高能耗工業園區、大數據中心等場景,探索氫能在備用電源、分布式發電等領域的應用。開展氫能無人機、農機裝備等場景示范,助力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