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民主黨(SPD)、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在本周發布的聯合條約中透露,明年即將上任的政府計劃到 2030 年將德國的綠色氫電解槽產能目標翻一番,達到 10GW。
據分析師 Aurora Energy Research 稱,目前全球僅安裝了約 200 兆瓦的電解槽,并且有人擔心,到本十年末,即使其產量大幅增加也不足以滿足需求。
去年,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 領導的德國成為首批啟動國家氫戰略的國家之一,該戰略旨在從 5GW 的陸上和海上可再生能源工廠生產綠色氫,預計到 2035 年或 2040 年國內電解槽產能將再增加 5GW .
社會民主黨(SPD)、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在周三公布的聯合條約中表示,明年即將上任的政府計劃到 2030 年將德國的綠色氫電解槽產能目標翻一番,達到 10GW。
由指定的總理奧拉夫·舒爾茨 (Olaf Scholz) 領導的新政府現在計劃大幅加速歐洲最大經濟體的能源轉型,其中包括發展工業規模的氫經濟。
聯盟條約指出,將通過海上風能的大規模擴張以及歐洲和國際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更高的電解能力。
為了實現氫能提升所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新政府計劃在該行業制定新的“高效”支持計劃,包括公共采購中的綠色氫配額。
雖然該文件表示不想限制氫的使用,但它補充說,綠色氫應主要用于無法通過直接電氣化消除溫室氣體的經濟部門。這顯然排除了使用氫氣為建筑物供暖的可能性。
Baerbock 在接受 Tagesschau 24 公共頻道采訪時表示,氣候問題將成為德國未來外交政策的一個關鍵特征。
即將上任的政府計劃在公民早期參與的情況下加快電力和氫電網的規劃和許可。為此,聯盟希望在 2023 年中期之前提出“系統穩定性路線圖”。
由于新聯盟認為其無法以足夠快的速度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同時逐步淘汰核能和煤炭,因此決定使用化石氣作為橋梁技術并建造新的燃氣發電站以暫時替代煤炭和褐煤- 燃燒的植物。
然而,這些新的燃氣發電站應該已經適合使用氣候中性氣體(H2-ready)。
特別是 FDP 一直堅持技術中立,以實現氫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實際上意味著德國也將暫時允許藍色氫,它是由與碳捕獲和儲存相關的天然氣生產的。
與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產生的綠色氫氣不同,藍色氫氣仍會導致一定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未捕獲的 CO 2和上游甲烷泄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