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舉辦第16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解讀了《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會上,南沙區副區長孫勇表示,南沙利用其自貿區政策及區位優勢,開展氫能公交、氫能港口等應用示范,并向外推廣氫能技術,打造南沙氫能產業樞紐。
廣州打造“一核、一樞紐、三基地”產業布局,其中“一樞紐”便是南沙。孫勇介紹,南沙氫能產業樞紐建設是確保廣州市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在發展要求上,南沙區將發揮自身在資源、制造、物流、港口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開展氫能公交、氫能港口等應用示范。南沙將通過產業規劃、政策扶持等頂層設計發力,吸引和鼓勵氫能相關企業入駐南沙;將通過應用場景不斷優化氫能技術,制定相應技術標準;再利用南沙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對外推廣輸出氫能技術,以實現南沙氫能產業樞紐“先集后散”的定位目標。
“十四五”時期,南沙氫能產業樞紐建設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是制定出臺《廣州市南沙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南沙區將結合自身及周邊區域氫能產業發展特點,系統梳理在氫氣制取、儲運、應用等環節產業發展要素,根據氫能產業樞紐的功能和戰略,明確南沙區在氫能全產業鏈中的定位和業態選擇,并提出發展目標、原則、布局、重點工作、扶持政策和近期落地示范項目等。
二是拓展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場景。南沙將以海、陸、空、河等豐富應用場景為切入點,實現氫能船舶、氫能公交、燃料電池乘用車、重卡物流車、港口機械設備、氫能無人機等立體性應用,通過探索多場景試點示范運行,推動南沙區氫能全產業鏈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
三是探索氫能交易平臺建設。南沙將推動氫能商品化,完善氫能定價機制,發揮南沙核心樞紐優勢,輻射帶動珠三角及周邊區域氫能產業鏈供需平衡,打造多點聯動、優勢互補的灣區氫能走廊,為氫能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率先打造全國“氫能價格交易指數”。
四是培育氫能學院。南沙將打造虛擬的氫能技術創新集成平臺,積極吸引高校科研團隊入駐,依托氫能創新技術的資源整合,提供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對接平臺,找準市場和科研的契合點,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構建氫能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五是推進氫能產業項目。南沙將著力推進國際綠色氫能港口示范區、綠色氫能倉儲物流示范區、綠色氫電智慧能源系統等示范項目先試先行,形成氫能產業集聚區和氫能示范生態圈;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優勢,探索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新模式,吸引氫能產業、人才、資本聚集,與國內具備條件的新能源企業合作,建設氫燃料電池研發和生產基地。
來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