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由砂拉越能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部(MEESty)主辦的 “政企對接日暨砂拉越能源轉型政策(SET-P)啟動儀式”在古晉盛大啟幕,旨在推動砂拉越打造區域綠色能源與可持續燃料樞紐。峰會期間,三家國際企業與砂拉越州民都魯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BPHB”)達成合作簽約。江蘇國富氫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國富氫能”)作為這三家簽約企業中唯一的中國企業,與 BPHB 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這標志著國富氫能成為首個探索中國企業與砂拉越本地企業合作的大型氫能工程解決方案企業。
BPHB 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包括民都魯港口私人有限公司(BPSB)、三馬拉如工業港口私人有限公司(SIPSB)、民都魯港口散貨運輸私人有限公司(BBSB)以及婆羅洲油氣供應基地私人有限公司(BOGSB);其戰略位置位于砂拉越州沿海中部,地處西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與沙巴州的區域樞紐,是馬來西亞主要的液化天然氣出口港之一。雙方將以此次簽約為起點,從10噸/天液氫示范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技術評估入手,推進液氫示范項目及多元港口氫能場景合作,將砂拉越打造綠色能源(液氫)出口基地。
此次合作以 “港口+氫能” 一體化為核心,首期聚焦東南亞首座10噸/天液氫示范項目落地。項目擬依托BPHB旗下民都魯港深水碼頭與物流樞紐優勢,規劃液氫生產、儲存及出口一體化設施,優先滿足砂拉越本地交通與工業高純氫需求,剩余產量探索出口其他市場。其核心優勢在于深度整合砂拉越豐富的水能、光伏等綠電資源,通過“綠電制綠氫”閉環提供氫能全鏈條低碳解決方案。根據與馬來西亞政府和合作方共識,首期10噸/天液氫項目穩定運行后,將聯合政府相關部門、馬來西亞上市能源企業升級打造日產能百噸級液氫基地。砂拉越州總理強調,依托民都魯港 “連接東南亞、輻射全球” 的區域地理優勢,推動砂拉越向綠色能源轉型。
未來,砂拉越氫能產業基地將以液氫裝備核心技術積累保障規模化制備與安全運營,產品重點輸出韓國、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馬來西亞本地及新加坡及其他東亞、東南亞地區,填補區域高純液氫缺口。資本層面,產業基地項目將引入馬來西亞主權基金及本地頭部能源企業參與投資,通過 “技術+資本+資源” 的協同模式提供資金與本地化運營支持,夯實產業根基。根據規劃,10噸/天液氫示范項目預計2026年開工、2027年投產,未來5年內將逐步推進百噸級基地建設,最終形成完整的 “制-儲-運-銷” 全鏈條氫能生態。
此次中馬企業攜手,作為砂拉越能源轉型政策(SET-P)活動上的標志性合作事件,不僅為砂拉越綠色氫能經濟注入動力,更標志著東南亞氫能產業鏈從 “規劃” 邁向 “規模化落地” 的關鍵轉折。未來,民都魯港有望成為連接區域與全球氫能市場的核心樞紐,為港口經濟綠色轉型及全球碳中和提供 “跨區域協同” 的實踐范例。